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主页 > 期刊导读 >

教学法在耳鼻咽喉科临床护理见习教学中的应用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是近年来国内、外医学教育改革的热点[1]。它是以临床病案为先导、以问题为起点、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的自学讨论式教学模式,着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团结协作和评判性思维能力[2-3]。见习的过程是护生由纯粹的理论学习向临床学习的过渡阶段,在这一阶段,如何使学生尽快将所学的各科理论知识综合应用,分析解决问题以及提高独立思考、自行寻找问题答案的能力,是带教教师应着重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我科护理见习教学中的具体情况,在护理见习中应用PBL教学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护理学院2011级护理专科班中(共6个班)2个班,分别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61人,对照组60人,两组护生均为全国高中统招生。实验组年龄为20~22(21.)岁,男生4人,女生57人。对照组年龄为20~22(21.)岁,男生3人,女生57人。两组教师同为1名兼职副主任护师,2名护理师。两组学生在年龄、性别、入学成绩、平时成绩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 方法

2.1 对照组教学方法

根据教学大纲及耳鼻咽喉科临床护理见习教学内容,利用录像观看、老师示范专科护理技术操作;学生15~20人一组收集病史资料,在教师的指导下集体讲解制定护理计划,讲述手术前、后常规护理等教学模式。

2.2 实验组的教学方法

2.2.1 转变教师教学观念。转变教学观念是PBL教学模式获得成功的前提,PBL教学前首先要培养授课教师树立“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观念,让“教师教,学生学”让位于师生互学,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使教学过程顺利实施。

2.2.2 PBL教学培训。PBL教学要求教师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了解和掌握本专业方方面面的知识和应对讨论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因此PBL教学前要对教师进行严格培训和保障教师有充裕的时间。培训内容包括:如何当一个称职的引导者,组织好PBL教学;如何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如何选择合适病例,便于学生将基础学科和临床学科知识融会贯通,便于学生讨论、分析和系统掌握知识;同时还要求教师不断观察学生在学习中的表现,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引导学生,培训教师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2.2.3 明确学习目标,提出具体要求,提供典型临床病例可由理论课教师下课前安排或带教教师在见习课前一周安排,指导学生如何利用网络或图书馆的检索工具,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查阅相关资料。例如,慢性鼻、鼻窦炎是目前常见的疾病,可以从病因、发病机理、护理评估、处理原则、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等方面提出问题。带教教师挑选典型病例,精心准备做成幻灯,同时将慢性鼻、鼻窦疾病最新研究进展予以介绍。

2.2.4 病房教学,分组讨论。结合理论课疾病各论,挑选事前征得同意和理解的典型病例2~3个,学生分组收集资料,每组约5人,询问病史、了解专科检查、诊断要点、治疗过程、提出护理问题、制定护理措施并书写护理病历。护理评估过程中,教师予以纠正错误之处。结束后,分组就典型病例的护理措施等方面进行讨论,以学生为主,自由发言,互为老师。带教教师引导讨论方向。

2.2.5 课堂总结。讨论结束后,各组将讨论结果总结发言,教师针对讨论中共同的、争议大的护理问题结合临床给予答复,指出不足,提出意见,并利用事先准备好的幻灯进行总结,给学生清晰明确的护理治疗过程。

2.3 效果评价

2.3.1 考核。由非授课老师统一命题,分别对两组护生进行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考核。理论知识考核内容包括:急性喉阻塞、气管异物、鼻出血等常见急症的处置;通过给出的病案分析疾病,提出护理问题、制定护理计划等;实践技能考核内容包括:各种常见疾病手术前、后的护理、鼻腔、耳道点药法、剪鼻毛、吸痰、气管切开护理等技术操作,满分100分,并对两组护生考试成绩进行比较。

2.3.2 问卷调查。向两组护生发放教研室编制的调查问卷,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2.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1.5统计软件包,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进行描述,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进行描述。

3 结果

3.1 提高了实验组护生理论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见表1。

3.2 PBL教学法得到了实验组护生的高度认可